2015/10/27

社群分析工具讓你更貼近大選實況

2009年時,民進黨曾在選前58天徵召「胖周瑜」鄭文燦參選桃園縣長,以極短的競選時間在準六都選舉中拿下不錯的成績,也打下2014年勝選的部分基礎,但是總統大選是否能在80天內救起來?我非常懷疑。雖然網路選舉策略成功與否不能僅以Facebook候選人粉絲數作判斷,畢竟國內政治人物擁有最多粉絲人數的是民調最低的馬英九總統,但在普遍以網路社群作為選舉重要工具的年代,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三位候選人的粉絲人數成長狀況。

蔡英文以147萬遙遙領先其他兩位候選人,最近一個月來平均每日兩千左右的速度穩健成長,雖然朱立倫可能封鎖了蔡英文,所以看不到蔡英文的政策,而且一直講政策真的讓人覺得有點無聊,但是蔡英文的選舉商品及蔡家兩隻貓還是能讓支持者偶爾暴動一下;朱立倫則有接近61萬粉絲,這一個月來除了9月28日因為亂放半天颱風假,帶來近萬名想搞懂市長在幹嘛的追蹤者之外,再來便是換柱後被提名為候選人那幾天帶來4000名粉絲,其餘時間似乎沒有太大波動,目前看來是想先以傳統媒體專訪打起聲勢,輔以國民黨傳統組織戰作為第一階段選戰戰術;宋楚瑜陣營則應該要好好檢討一下網路團隊,到底是怎樣的選舉策略才能讓「非官方粉絲團」一個月成長50000人,超過「官方粉絲團」的總人數36000人呢?這種網路選舉自我邊緣化的絕招到底哪裡學來的?

再過一個月,11月27日便是總統及立委選舉登記截止日,Google也在這時候推出「Google 2016 總統大選網站」,相關新聞都有介紹這網站的主要功能,過去Google曾多次推出大選網站,不過少有抓到選舉精髓,希望這次結合蘋果日報、Watchout沃草、PTT等媒體推出「總統給問嗎」的直播活動可以讓大家看到不同的選舉面貌。至於「候選人Google指數」,計算的是候選人在Google 搜尋和YouTube的相關搜尋量,合併之後計算出來的參考指數,充其量僅能稱為「話題聲量」,目前還看不出任何預測能力,目前,不然你看看這張圖。
https://elections.withgoogle.com/taiwan2016/media/CACHE/images/uploads/infographic1/f4bdec6ac3ceb5099cbd0828a33f3d5e.png?v=1445883239421

我是不是又得罪誰了?

剩下80天就投票的選舉,因為政黨選情「可能激化」,所以選舉花招理論上會不斷翻新,尤其國民黨朱逐主柱之後,目標在於搶救立委席次,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於總統大選有可能強打烏賊戰,並且焦點放在打掉選情相近選區的民進黨立委候選人,並降低泛藍政黨以外的不分區席次,在媒體關注及網路搜尋部分將會預估將會以負面選舉居多。擔心總統大選的朋友也可以試著利用網路工具分析總統候選人的「社群網路選情」,個人推薦Socialbakers及Fanpage Karma,如果不是專業數據分析公司或候選人團隊,只是偶爾關心一下的話,這兩種工具的免費功能應該就足夠了。

專業公司或是總統候選人團隊,如果還在等我教的話,挑好風水地可能才是你優先的代辦事項了。這專欄越來越難寫,一方面是選舉太無聊,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很多選舉技術是不能隨便教滴。

Categories: ,

2015/10/13

距離投票剩下不到一百天,別再熱身了

低頭大叔這個專欄從四月初開始寫到現在也寫了六個月,從蔡英文正式提名前寫到洪秀柱的換柱風波,接下來可能終於可以體檢三個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的網路競選策略及資源配置,不過這也得等換柱之後,國民黨提名的接手候選人正式登記參選再說,選前百日都可以陣前換將,誰知道登記前還會發生什麼事情?

事實上,「距離投票不到一百天」了,就像「當年」當兵破百一樣,大考前三個月一般,接下來這段日子最難熬。為了讓大家重新檢視成績,我們標出低頭大叔專欄破題兩篇文章:2016 的立委候選人,你準備打網路選戰了嗎? 及 網路上,選民在哪裡? 讓大家可以重新看看這六個月來,你們的選戰準備的如何。

這樣寫讓我想起當年聯考前補習班老師的嘴臉......

正如當初所說,我們將尋找選民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觸及群眾、建立關係、強化認同、號召投票。之前這六個月,整個競選團隊從組織、活動、網路、文宣等各種路徑,接觸了多少選民?接觸到的選民有多少願意與你建立何種程度的關係?你用什麼方式讓更多人認同你?你到現在估得出選區中各區域的支持比例嗎?

大叔到現在還常在網路上看到候選人在街頭揮手的「候選人的日常照」,雖然掃街、跑攤、街頭揮手,有些縣市還得追垃圾車這些拜票行為很重要,但是如果太常出現在臉書上,那可能代表著你的文宣團隊人手不太夠,或者工作過多,無法擠出時間構思在網路上與支持者的對話,選舉剩下不到百日,你的文宣、網路團隊撐的到選舉嗎?

很多人也許想著可以靠著臉書打天下,其實有時候你看著自己的按讚粉絲人數節節高昇,卻不知道你的廣告代理商或是幕僚將你的廣告下到全國,甚至全球各地。

在看著與對手的粉絲人數差距時,你有沒有點開過粉絲專頁的洞察報告,看一下用戶分析中,你粉絲的男女比例、居住城市?你知道你每篇發文的觸及人數嗎?請好好理解一下你的粉絲專頁的洞察報告,除了粉絲人數之外,這些數據都可以幫你瞭解網路選戰怎麼加強。

雖然製作好的內容,讓更多人聽懂你講的話、信任你、願意分享你的內容、幫你拉票,比起沈浸在數據分析中要來的重要,但是如今「距離投票不到一百天」,該是針對網路選舉甚至個人形象的弱點加以補強的時候,可別等到選舉後才去檢討啊。

有些新的候選人對於各種傳統上稱為「組織行程」的拜票行程覺得很不耐煩,甚至只因為對手曾經前往拜訪、將拜訪的活動的主辦及參與者沒有自己的樁腳或支持者、或是該社區傳統上的投票傾向等等理由而選擇放棄拜訪,其實這是候選人或競選團隊「當選慾望不足」的象徵。你們可知道,不說尚未建立的信任感,光是經歷幾次通知不到之後,或是閃離的情形後,傾向競爭對手的人就有發揮的空間了,「選舉前就不來了,當選後還請的來嗎?」「這個人太懶惰,以後問政也不會認真!」「他看不起我們吧?」

如果不想跑太多行程,你可有反制對手組織耳語的高招呢?沒有就乖乖一攤接一攤跑行程吧。

另外,如同臉書上的洞察報告,你算的出現在哪幾個鄰里是你勝選的區域嗎?哪個區域比較弱?男性選民還是女性選民比較討厭你?老人、中年人、年輕人之中哪個族群喜歡你?哪種職業?哪種學歷?這些實體世界的洞察報告,你的組織團隊能跟你講清楚嗎?

最後要說的是,選舉熱身賽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可能有黑函、不友善的耳語、甚至早該成為歷史的買票、做票,你的競選團隊有足夠的人力、腦力應付這些事情嗎?畢竟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常山趙子龍可以以一擋百,當陽長阪單騎救阿斗(咳!不是說你們是阿斗),趕快找齊兵馬,讓這「距離投票不到一百天」以勝選作為辛苦耕耘的成果,正是古語有云:「當選過關,落選XX」(這兩個字就留給候選人自己填了)。

Categories: ,

2015/10/06

該讓人驚艷的事情,別讓人驚呆了

在寫完長輩LINE圖之後,大叔我真的很擔心,深怕各位過於鑽研長輩圖,從此讓我的設計師朋友們見到我就吐口水,所以今天認真來談談政治文宣設計原則。

其實在網路上最常見到的倒不是沒設計的問題,就像我們見到素顏也不會多說什麼事情,這種狀況在文字及影像素材還可以接受時,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大概就像是拿了手寫的草稿,影印之後就上街派送一樣。更大的麻煩其實是難看的設計,最糟糕的狀況還會造成負面印象,就像是大家在理解長輩LINE圖之前,偶爾見到會像是當年看到套了絲襪的如花(瞭解這件事情的人,你暴露年齡了),一開始覺得新鮮,幾次之後就會覺得需要這樣整人嗎?怎麼都沒新梗嗎?你腦袋有問題嗎?

選舉文宣,不管是平面、電子或網路,都是要為了幫候選人加分,讓候選人當選,除非整個團隊都沒有設計或鑑賞能力,否則這麼重要的事情請不要輕易放棄治療。另外,關於專業的視覺設計部分,諸如:修圖、去背、標準字型、標準色、排版與LOGO設計等等,大叔還是建議要找有專業能力的伙伴,今天我們要談的只有「原則」。

由於政治圈或選舉幕僚中,有很多朋友習慣了早年剪貼製版或是一張文宣發到選舉結束的狀況,所以總是將各種資訊、政見、全部的資歷還有一些操盤者、候選人喜歡的小花小草小設計塞進文宣中。這如果在以平面文宣為主的年代,我不怪你們,不過現在社群時代,是滑手機的年代,如果資訊過於複雜,以致於難以閱讀,通常也就是被滑滑滑的滑過去,你的文宣也就成了廢物。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89284104482377&set=pcb.889285684482219&type=3&permPage=1

因此,第一項原則便是過濾雜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減法」,將一份文宣中最重要的訴求及與候選人相關的最重要的元素加以強化,精確而節省的使用文案,並且省略不需要的「東西」。在一張圖上寫了萬言書,對於多數非關政治的讀者來說,等於就是「什麼都沒寫」,就像洪秀柱的第一份平面文宣一樣,除了很設計很難看,沒有人記得她講了什麼。

所以,留下訴求精確而簡單的文案、吸睛而相關的影像及候選人的識別系統(雖然還是可能被下載裁掉),甚至連選區、地址、網址都不需要出現在文宣的主畫面上。這文宣如果還要在Facebook上做推廣廣告,那還得注意「文字不能佔畫面面積20%以上」。

設計元素的一致性也是必須強調,建立標準色、標準字這些候選人的識別系統。如果你現在沒有LOGO,就別強求了,都已經接近選前一百天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該去做,譬如為你所有的訴求想出一些好懂好記的標語,將他們在不同訴求的文宣中,跟你綁在一起,這是建立專業候選人形象的基礎。

另外,如果你有重要的政見,如果有過重要的成績,那麼請不要怕別人煩,多講幾次,這也是網路選舉、社群時代才有的「福利」,以前要做到這種程度要辦幾場造勢晚會你知道嗎? 畢竟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不能把這些重要資訊當作學生考試教材一樣,認為所有人應該自己牢牢記住,你是候選人,就算拜託選民,他們也沒有義務背下你的政見與功績。

不然你背背看蔡英文、洪秀柱或宋楚瑜的政見給我聽聽看。

然後,跟長輩LINE圖一樣,設計請體貼長輩們在手機上閱讀的便利性,你好不容易可以透過網路宣傳讓他們認識你,又何必用小小的字拒絕他們接近你呢?

最後再強調一次,過濾雜訊並且讓設計簡單清楚,當年設計平面文宣時,我們會提醒自己,這張平面文宣的生命是2秒起跳,很可能人家拿了,順手就丟進垃圾桶;而社群時代,網路文宣對於不認識你的人來說,可能存活時間不到1秒,一滑,就過去了。

吸引這1秒的目光,讓他們有興趣看下去,進而支持你,這就是最重要的設計原則。

Categories: ,

2015/09/29

不是開玩笑的,讓我們從長輩LINE圖學網路宣傳

每逢佳節長輩圖就會在臉書及Line這兩個台灣主要的社群網路中大量出現,身為一個年近半百的大叔,關心長輩也就是關心自己,長輩圖的眉角,就讓大叔來試著分析看看,也順便看看這樣的設計方式在選舉中能不能有效運用。

其實長輩圖風格在這次選舉中已經有多個競選團隊運用,例如當初蔡英文的粉絲團以蔡想想推出「英派」時,真的嚇到了不少設計圈的支持者,想說以設計能力著稱的蔡英文團隊是不是找到了設計的先進潮流;而洪秀柱則更上一層樓,連平面文宣都運用了長輩圖設計風;宋楚瑜則在「支持者自行製作的電視廣告」中,將長輩圖風格無違和地融入電視廣告中。顯然,長輩圖設計風是這次大選不得不重視的重要趨勢......吧?

仔細思考長輩圖的風行,其實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功不可沒,這種發展可以從更早之前還沒有智慧型手機之前,逢年過節我們利用SMS簡訊祝福親人好友一般,其實在那個年代,大家也都是將罐頭簡訊及好友傳來的創意祝福轉傳給親朋好友,只是當年SMS簡訊必須收費,如果像在今天的臉書或是LINE上天天廣傳,會是一筆龐大的負擔,所以當年的祝福簡訊需求來自於社交需求,對於平日無法天天見面卻又想要維繫感情的人來說,一年也就那幾次提醒對方:我們很好,我們還在,我們想你。

除了費用,SMS簡訊與今日的長輩風的另外一個差別就是因為手機上網的便利,讓比文字內容更為豐富的圖片或是影片在分享上毫不費力,所以充滿正向文字內容的圖就成了分享的亮點,至於為什麼是那樣的設計風格.......因為懂設計的人做出來的圖,常常字體都太小了啊!

而且,儲存照片再分享到各社群,比起將文字的「選取」、「複製」、「貼上」輕鬆多了啊。

也因為太常看到長輩圖的分享,在此之前,也有不同政治傾向的人試著做出長輩圖風的政治宣傳,不外乎「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之類的,但是因為除了設計風格外,內容不符合長輩們分享的習慣,所以到頭來也只是在高度關心政治者之間流傳,沒達到效果反而傷了眼睛啊~

接著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長輩圖。關於設計風格,可以參考網路教學。我們只就內容將長輩圖的分類做些簡單介紹:
一、問候語,最多的就是早安、午安、晚安,加上一些「天天開心」、「事事如意」之類的祝福用語,常結合「勵志語錄」、「勸世警語」或「名人名言」。
二、網路笑話,其實這部那分有些該怪PTT啊,如果不是學生時代就開始使用,光是註冊就很難了啊。
三、保健傳說,既然是長輩圖,養身保健自然是大家關心的重點,不過其實很多內容都是「謠言」,甚至是錯誤訊息,只是.......不管什麼年紀,大家看到這類訊息很少去查證,很怪。
四、實用資訊,舉凡新政策上路、節費方案到各種家庭中實用技能教學等等。

所以,如果以長輩圖為師,我們該如何運用到網路文宣之中呢?

首先,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長輩圖的分享是出自一片「善意」,即使是最簡單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早安午安及晚安,都是為了跟朋友保持友好關係。所以,「長輩圖風格」的文宣內容最好是「正向」且「友善」,至於「國民黨不好,台灣不會好」這樣的內容,說真的,那也就是小圈圈裡的連疑罷了。

再來,請別再「完全」刻意模仿「長輩圖設計風格」了,我們看到的長輩LINE圖設計風格中,真正重點只有幾個:
一、色彩鮮明:是的,雖然也賈伯斯的黑白風格圖,相信我,那種顏色不是長輩們喜愛的,即使前幾年仍在選戰前線的我也曾經多次被「長輩」(大叔的長輩,你就知道有多長輩了)糾正,色水恩湯喔罵罵(不要畫面黑黑的),黑與白的設計至今對於很多長輩而言仍是有些忌諱。
二、正面意義的圖像:像是佛祖、觀世音、耶穌、盛開的花朵、彩霞、日出......這些具有正面意義的圖最愛被使用,不是說一定要用這些元素,而是即使你使用候選人的照片,也應該是看了讓人開心的照片。
三、字體要夠大:如果你知道這些圖最常在LINE上傳,你就該知道這些圖應該是設定「在手機上閱讀」、「是有點年紀的人在閱讀」,所以優秀的設計師們,找位有點老花的朋友,在文宣出去之前,讓他先在手機上看看吧。
四、最後記得提醒「認同請分享」:別以為這是長輩圖才有,事實上回頭看看歐巴馬兩次總統大選中的臉書發文,最常作為結語的一句話就是: Please share if you agree. 要求自己的支持者為選舉出一份力量,通常也能讓他們感覺有更多的參與感,可以讓鐵粉煉成鋼啊!

別說網路只是年輕人的世界了,你知道台灣光是臉書使用者就有1500萬人以上嗎?你知道有個大叔在寫網路選舉教學嗎?試著在網路上向長輩們拉票吧!

Categories: ,

2015/09/22

你為什麼要引發社群危機?

最近國民黨及親民黨都在Facebook的操作上出現錯誤,國民黨台北市黨部為了攻擊柯文哲捶桌子發文說議員在質詢中「潑水、打架、推擠、罵人」,親民黨網路新聞台則攻擊「單身女子不瞭解家庭,不懂家庭需求」。雖然我們常常勸人要哀矜勿喜,不過偶爾見到這種自己掌嘴的事件都還是會讓人嘴角失守,因為這些錯誤根本不應該發生,很難理解這兩個社群的管理員究竟有沒有基本的政治判斷力,難不成真的是把「網路發言人」的角色當小編了嗎?

要知道,雖然平日發文沒人看,出包時,對手支持者可不會手軟。

在這幾年之間,Facebook已經徹底改變了政治及選舉的操作模式,雖然每年都會有人問我:「萬一十年後臉書倒了怎麼辦?」我總是回答:「在下次選舉前看起來不會倒,至於十年之後,你又不是臉書投資人,看那麼遠做甚麼?」,面對一般人民使用臉書的能力越來越強大,明年的選舉不論政黨或是候選人,都必須謹慎且確實的了解臉書世界的運作方式,否則沒賺到影響力,倒是讓錯誤的發文搞死自己,這就不是道歉可以解決的問題。

由於臉書是對所有使用者釋放了直接的「政治參與力」,而不是只對政治人物或政黨釋放美好的一面,所以雖然操作優良的社群網路可以讓政治人物擁有自己的發聲管道,奪回自己議題的詮釋權,建立與群眾的直接對話管道,讓群眾與政治人物不再遙不可及,當然也會對傳統政治人物帶來一些困擾,因為,所有的公民都得到了相同的力量,政治人物對於人民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史無前例的相對平等。

當人際關係因為社群網路而改變,消息傳播更加多元快速,人民便有了新的政治參與方式,即使只是分享新聞時加入簡單的評論,都可能影響一些朋友的觀點,讓更多人凝聚成政治議題的網路群眾,於是,阿拉伯之春、台灣的反核大遊行、318學運、香港的雨傘花到日本的反安保法等運動,都可以看見社群網站成為凝聚運動力量的重要工具。

而政治人物在操作選舉時,有別於傳統上搞定媒體高層可以隨時抽換稿、改標題,甚至以花錢買置入性行銷構築美好形象的便利,社群網路的發文只要按下「發佈」,刪文再快也可能被反對者備份,成為網路病毒傳播的負面案例,引發社群危機。所以我們奉勸各位在發文之前,需得斟酌再三,畢竟比起發言人失言最多要求發言人辭職就好,政治人物及政黨的社群網路發言代表的就是「政治人物」本人及「政黨」的立場,而國民黨及親民黨卻任由不知名的社群管理員恣意發文,你們是有多瞧不起這個社群網路時代?然後,我們還見識到國民黨找了一堆網路大神上課之後,什麼都沒學到,只知道用「網軍」這個名詞汙名化網路使用者,你們是有病嗎?

找個有政治判斷力的人管好你們的社群媒體吧,別再餵網友吃垃圾,引爆自己的社群危機了!

Categories: ,

Copyright © 我是大叔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Anders Noren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 BTheme.net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