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距離投票不到一百天」了,就像「當年」當兵破百一樣,大考前三個月一般,接下來這段日子最難熬。為了讓大家重新檢視成績,我們標出低頭大叔專欄破題兩篇文章:2016 的立委候選人,你準備打網路選戰了嗎? 及 網路上,選民在哪裡? 讓大家可以重新看看這六個月來,你們的選戰準備的如何。
這樣寫讓我想起當年聯考前補習班老師的嘴臉......
正如當初所說,我們將尋找選民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觸及群眾、建立關係、強化認同、號召投票。之前這六個月,整個競選團隊從組織、活動、網路、文宣等各種路徑,接觸了多少選民?接觸到的選民有多少願意與你建立何種程度的關係?你用什麼方式讓更多人認同你?你到現在估得出選區中各區域的支持比例嗎?
大叔到現在還常在網路上看到候選人在街頭揮手的「候選人的日常照」,雖然掃街、跑攤、街頭揮手,有些縣市還得追垃圾車這些拜票行為很重要,但是如果太常出現在臉書上,那可能代表著你的文宣團隊人手不太夠,或者工作過多,無法擠出時間構思在網路上與支持者的對話,選舉剩下不到百日,你的文宣、網路團隊撐的到選舉嗎?
很多人也許想著可以靠著臉書打天下,其實有時候你看著自己的按讚粉絲人數節節高昇,卻不知道你的廣告代理商或是幕僚將你的廣告下到全國,甚至全球各地。
在看著與對手的粉絲人數差距時,你有沒有點開過粉絲專頁的洞察報告,看一下用戶分析中,你粉絲的男女比例、居住城市?你知道你每篇發文的觸及人數嗎?請好好理解一下你的粉絲專頁的洞察報告,除了粉絲人數之外,這些數據都可以幫你瞭解網路選戰怎麼加強。
雖然製作好的內容,讓更多人聽懂你講的話、信任你、願意分享你的內容、幫你拉票,比起沈浸在數據分析中要來的重要,但是如今「距離投票不到一百天」,該是針對網路選舉甚至個人形象的弱點加以補強的時候,可別等到選舉後才去檢討啊。
有些新的候選人對於各種傳統上稱為「組織行程」的拜票行程覺得很不耐煩,甚至只因為對手曾經前往拜訪、將拜訪的活動的主辦及參與者沒有自己的樁腳或支持者、或是該社區傳統上的投票傾向等等理由而選擇放棄拜訪,其實這是候選人或競選團隊「當選慾望不足」的象徵。你們可知道,不說尚未建立的信任感,光是經歷幾次通知不到之後,或是閃離的情形後,傾向競爭對手的人就有發揮的空間了,「選舉前就不來了,當選後還請的來嗎?」「這個人太懶惰,以後問政也不會認真!」「他看不起我們吧?」
如果不想跑太多行程,你可有反制對手組織耳語的高招呢?沒有就乖乖一攤接一攤跑行程吧。
另外,如同臉書上的洞察報告,你算的出現在哪幾個鄰里是你勝選的區域嗎?哪個區域比較弱?男性選民還是女性選民比較討厭你?老人、中年人、年輕人之中哪個族群喜歡你?哪種職業?哪種學歷?這些實體世界的洞察報告,你的組織團隊能跟你講清楚嗎?
最後要說的是,選舉熱身賽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可能有黑函、不友善的耳語、甚至早該成為歷史的買票、做票,你的競選團隊有足夠的人力、腦力應付這些事情嗎?畢竟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常山趙子龍可以以一擋百,當陽長阪單騎救阿斗(咳!不是說你們是阿斗),趕快找齊兵馬,讓這「距離投票不到一百天」以勝選作為辛苦耕耘的成果,正是古語有云:「當選過關,落選XX」(這兩個字就留給候選人自己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