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0

走出同溫層,為未來努力吧

雖然說不太想寫選舉檢討文,因為我堅定的認為這應該是參選單位誠心自我檢討,而不是由我等不知內情的外人鍵盤指導,不過還是要談談這次選舉中特別突出的一道牆,對於一般品牌行銷或許沒有問題,但是對於選舉而言,倒是有不小的麻煩,這道高牆就是「同溫層」。

這次選舉很多人將Facebook視為重要工具之一,這點倒也沒錯,錯的部分其實是在於無視Facebook的演算法造成的「同溫層」,導致永遠影響的都是同樣一小圈的人。選舉期間我常提醒候選人們,撥點經費下Facebook廣告,選舉的目標是勝選,而不是製造內容行銷範例,或是體驗自然擴散的「極限運動」,用部分廣告經費突破Facebook同溫層,我認為就「勝選」的前提來說,這是很有效率的方式。

如果以更廣泛的定義來說,同溫層對於選舉並不完全是負面影響,如果分析傳統選舉模式,也都是在「突破」原有同溫層及「建立」新的同溫層之間的操作。舉例來說,「政黨認同」就是一種同溫層,民進黨花了那麼久的時間建立的黨員組織、臉書粉絲及支持者團體,還有各項文宣、政策論述甚至選舉商品,都是為了擴大支持者,讓更多人加入「認同民進黨」的同溫層。

同溫層不是問題,一直窩在原有同溫層中享受溫暖,不求突破才是大問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議員、區域立委候選人要加入獅子會、扶輪社、青商會及地區發展協會,努力打入義消、義警甚至是社區管理委員等組織,既然單一選區的當選條件是得到該選區最多選票,那就應該在努力走進該地區選民所自行建立的各種「同溫層」,以「人類的語言」爭取認同才是。

只是這次選舉中,有些團體可能經費限制或沒摸到竅門,政黨不分區侷限在台北文青圈,忘記這次選舉有1800萬合格選民,如果你想得到超過60萬票的支持,網路觸上及超過600萬人也不為過吧?

而有些區域立委在網路上少見吸引選區選民訂閱粉絲團的操作策略,粉絲團人數不少,卻不知道粉絲們與該選區關連性有多少?而且還有人推出莫名其妙的快問快答,我都不認識你了,你還要我看你們彼此間才聽得懂的對話?我們很熟嗎?

想要突破同溫層,甚至建立新的同溫層,時間與努力自然是不可或缺,如同蕭美琴自2010年立委補選到花蓮蹲點,當時帶去的除了民進黨中央黨部協同作戰的部隊之外,也就只有她個人良好的形象及民進黨在當地經營許久的黨公職系統,而蕭美琴一共用了5年多的時間,走遍花蓮各地,甚至無法投票給她的原住民鄉鎮也都常見她的身影,終於在今年的選戰中完全突破「民進黨同溫層」得到過半選民的支持。走出溫暖的同溫層,建立與選民更強的連結,不論是當選人或是未來想要參選的人,四年後的選戰早已悄悄開始了。

我談的是選舉策略,不過對於某些堅持理念而參選的人來說,可能太世俗了點,畢竟對他們而言,傳達理念可能比「勝選」重要個幾萬倍。

Categories: ,

2016/01/12

選舉也許有輸贏,但是不會結束

                                                          選舉都到了最後幾天了,這專欄居然還在寫,難不成我會有什麼驚世絕招可以逆轉勝教大家嗎?沒有,只是想談談選舉收尾之道。

選舉是一時,做人是一輩子。

這也是我這兩週來,完全看不懂國民黨跟新黨的選舉招式的原因,他們似乎放棄做人,只打算用餘生的信任及價值,在這次選舉中毀滅對手左手小指頭的指甲......不然怎麼會派出邱毅及蔡正元,依照特偵組當年打槍的某位婦人以時報周刊2012年5月報導的檢舉,召開記者會,大肆抹黑呢?

如果還想打下次選戰,怎麼會以黑函簡訊指對手母親是「酒家女出身」?怎麼會動用數十組LED電視牆在花蓮大街小巷播放黑函光碟?怎麼以行政資源動員行庫人員參加造勢活動?怎麼會要求農會工作人員每個人都要打四十通拉票電話?又怎麼會說出「長髮不正常」這種話?

如果輔選幕僚還想把輔選經歷寫進履歷表中,又怎麼會拍出像是新黨拿不會亮的棒子扮星際大戰這種笑話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newparty.antifake/videos/452464591545023/

如果想要記取教訓再戰,國民黨又怎麼會拍支廣告告訴支持者,支持國民黨是丟臉不能說的事情?
https://www.facebook.com/llchu/videos/10156526977280128/

但是各位,你們可以不用像他們一樣悲慘。

現在連最後一場總統政見發表會都已經結束,除了幾個關鍵選區之外,其他選舉結果即使是路人也都心裡有數,最後幾天的選戰其實很簡單,就是「選好選滿,並且為了下一次選戰做好準備」,你沒看錯,是準備好下一次選戰。

一場選舉其實可以看成是一個「個人品牌」經營成果的收成,個人政治品牌不同於其他商業品牌經營,主要在於選舉有時間限制,而且必須在時限內奪下最高市場占有率,比較好的部分是,如果產品夠好,每隔四年就可以再試一次(對於當選者或幕僚也許是不幸?)。對於候選人來說,選舉並不是作為測試厚黑學或實驗網路主動觸及率的實驗場,選舉的主要目的是當選,並且希望能在選戰結束之後,能留下良好的「個人品牌」繼續經營,而這也將是除了當選證書之外,在選戰裡最重要的果實。

將選戰打好打滿,讓更多人信任你,成為你的粉絲,讓他們成為你問政期間及下次選戰的最強支持力量,這就是這場選舉最後階段該完成的目標。這些粉絲對於當選的人來說,是競選連任時的基本支持力量,也是問政期間對話及說服的重要對象;對沒當選的人來說,累積的品牌形象及粉絲支持力量可以讓你對社會議題的發聲更有力,也可以讓你有能力成為當選對手的最佳對照組,藉由與對手的比較,強化自己弱化對手,提高下次勝選機會。

在社群網路上,下一場選戰這一打就是四年,選舉的最後請不要放棄,請繼續努力,畢竟蔡英文也花了八年時間,才讓民進黨重新獲得人民信任,你真以為現在還能只靠選民服務撐到最後一年才開始打選戰?

分出輸贏之後,一切才剛開始。

Categories: ,

2016/01/05

國民黨的文宣團隊跟朱立倫有仇嗎?

工商建研會跟國民黨合拍了支廣告,,說著:
「他們還跟我的孩子說,我們從小被洗腦,我們的國家早已不存在,他們禁止我說正義兩個字....,在別的國家,我明明是社會的支柱,在我的國家,我什麼都不是。」
這支製造世代仇恨的廣告,短時間內就有近百萬人次瀏覽,超過16000個讚及6000次分享,看起來效果十足,尤其在國民黨加碼投放了Facebook的影片推廣廣告之後。

老一代廣告人范可欽說了他那一代對於這廣告的認知:「就選舉廣告來講,本來就是對立來對立去,若能引起討論,就是支成功的競選廣告。」

但看完這支廣告後,大叔的眼淚都不自覺流下來,而且覺得這影片的內容與精神好熟悉,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一件事情,還記得去年719國民黨「前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提名黨代表大會嗎?在那次會議中,有位黨代表發言表示:
「國民黨一路上建設台灣、保衛台灣、捍衛台灣,上次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敗選,是台灣人民對不起國民黨!大家說對不對?」
「對!」

各位看看,這廣告的內容與精神是不是跟玻璃心的黨代表一樣呢?簡單來說,這支廣告就是國民黨黨代表心聲的感性翻譯版,而贊同廣告的人則成了那群跟著喊「對!」黨代表。完全沒想到在「朱逐主柱」之後,國民黨的玻璃心依然繼續傳承下來,還做成了廣告,怎麼不讓人笑到流淚呢?

關於五年級成長過程中,從跪老蔣、捐款買飛機到因為小蔣看了三個月黑白電視、解嚴、野百合學運及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以及高中、大學及當兵時,教官及輔導長勾勾纏著要入黨,種種可以列為時代眼淚的事蹟,想來在網路上也應該有諸多人回憶,五年級生之一的大叔就不寫這種感性回憶文,我們來討論一下「引起討論就是支成功的競選廣告」這件事。

個人寧可相信臉書有眾多追隨者的范可欽只是為了幫國民黨說句「場面話」,否則以范先生在選舉廣告中的各種輝煌成就,在經歷2014年九合一大選後,居然還能說出這種不合時宜的評論實在就讓人擔心了。

還記得2014年連勝文第一支競選廣告「希望的種子」嗎?雖然現在已經被連勝文列為私人影片,再也看不到精彩的內容,但是他問了一百多位年輕朋友「如果你很有錢,你會做什麼?」、「如果你爸爸很有錢,你會做什麼?」、「如果你是連勝文,你又會想什麼?」引起了非常多人的討論,想必這支廣告對范先生來說,也是「成功的競選廣告」吧?

事實上這支廣告除了引起討論,也讓連勝文的「我比你們有錢,我比你們了不起,我來選你們該慶幸」的傲慢心態,透過社群網路的討論傳到很多人的臉書、Twitter裡,也成就了「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的二師兄形象。

在台灣有1500萬人上臉書的社群時代,所謂「引起討論」已經不再是「茶餘飯後」的討論方式,傳統上由媒體主導,靠著買買新聞置入、籠絡名嘴,就可以引導討論方向的美好時代也已經不在,意見領袖及社群名人也不用等著媒體採訪或是投書媒體才能發表意見或參與討論,討論方向在一開始內容論述時便已經決定了大半,而百年政黨跟老廣告人仍然用傳統媒體思維看待這支廣告,只能讚嘆一句說,「幹的好!」

沒想到范可欽跟國民黨真的完全沒搞懂社群行銷這件事情,「五年級」的廣告的確討論聲量不小,但分享討論的內容都是負面語言居多,而國民黨居然還下重本買贊助廣告,好像買了砒霜還加水沖開怕漏了一點粉末沒吃到,怕死不夠快還是怕輸太少?

要是我拍出這樣的廣告,連夜下架都來不及,國民黨的文宣團隊居然還加碼下推廣廣告,讓人覺得國民黨的文宣團隊跟朱立倫應該有血海深仇吧?

Categories: ,

2015/12/22

政治的網路世代,柯文哲

我其實不愛柯P,但是該說的話還是得說,今天我們一起從柯市長的「柯文哲,反省」來看看,這時代的政治人物該怎麼說話與宣傳。

https://www.facebook.com/DoctorKoWJ/videos/vb.136845026417486/688387477929902/?type=2&theater


相對於台灣其他縣市長以上的政治人物,柯文哲雖然因為在台大醫院的關係與眾多政治人物都有一些交情,但是事實上在連公子就醫之前,大家在媒體上很少注意到這位「高智商的深綠」醫師,直到台大醫院愛滋器捐案遭到監察院彈劾,說出「不要逼我選台北市長」這句話,才讓綠營政治圈一些人想到新的可能性。

柯文哲一參選雖引起傳統媒體大量報導,但是在確定參選之前除了街頭採訪之外,多以臉書作為主要發聲管道,這位當年的政治素人,現任的台北市長,不折不扣是政治圈的網路世代,雖然他的年紀......但是由於少了傳統媒體的操作習慣,在接受新的網路概念也就不會受到傳統媒體操作邏輯的影響,譬如凡事都一定要開記者會等。

從「柯文哲,反省」來說,這支影片其實已經是連任選舉的號角。身為台灣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不同於較基層的黨、公職,一直都是各類媒體的焦點人物,現任的四年其實就是再進一步建立成為「有執政能力」政治品牌的過程,也是將「值得信任的政治人物」形象更根深蒂固盤據民心的過程。

因此「柯文哲,反省」中的內容其實可以看出經過反覆推敲,雖然沒有花費太多拍攝時間,但是拍攝時間點應該在月初之前,所有有些最近該反省的議題因為尚未塵埃落定,所以沒有入鏡,議題行事曆的行銷觀念其實不應該只有選舉團隊要注意,執政中更該注意,畢竟好好執政就是競選連任最好的選舉方式。

再者,執政滿一年的成績一定各方搶著打分數,與其等待其他媒體、政黨、政治人物的檢討批評再予以解釋,不如主動出擊,自己賞自己兩巴掌,將主要風向帶往自己檢討的地方。也因為第一次擔任市長難免出包,對於有錯的地方誠心反省,並且讓人民看見,就是最好的公關處理模式,也是增加好感度的最好方式。至於傳統政治人物,大概還在努力推銷自己這一年做了什麼好事情,並且希望選民能被列舉的十多項「政績」唬過去而不去深究內容,那就是老世代的傳統選舉方式了,像是朱立倫的「新北做好」成績單。

大家都知道,今年朱立倫連坐好坐滿都做不到,還有前副市長吃官司、合宜住宅不宜居住、八仙塵爆、蘇迪勒風災重建進度緩慢的大包,卻當成當年國人只看傳統媒體沒有網路媒體的時代,真的以為台灣還全靠朱央社報新聞嗎?

從這點比較看來,顯然柯文哲目前民調雖然沒有去年選前高,卻也仍舊維持在高點,因此遊刃有餘,無須自我吹噓這一年來的正面成績。反過來,既然這一年既然有些小錯誤,或者執政團隊某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因為特殊議題犧牲了,就好好利用大眾記憶較深的錯誤,塑造反省形象,做好個人品牌,也順便幫支持者消消火氣。

如果支持度如柯文哲、年紀如柯文哲,都懂網路世代的溝通方式,各位現任縣市長及議員們,你們還打算跟四年前一樣,最後一年再來拼選戰嗎?

準備接手打連任網路選戰了吧!

Categories: ,

2015/12/15

窮到連原子彈都沒有的新興政黨

這次選舉有三張選票,總統大選如果沒有意外應該可以成功翻轉台灣,而區域立委各個選區競爭程度不同,但是多數選區的可能當選人選都可以開始做出較精確的預測了,問題就在於第三張票,政黨票,台灣這次選舉由於去年政黨屬性號稱中立的選民大幅攀升,成就了台北市的柯P王朝,因此在很多人看衰兩大黨的情況下,總共有18個政黨登記不分區政黨票。

由於大叔年老力衰,寫不了全部政黨,所以只簡單分析「新興政黨」中,大叔還想的起名字的四個政黨:民國黨、社會民主黨及綠黨(綠社盟,但因為沒有合併粉絲頁,所以還是分開分析)、信心希望聯盟、時代力量,至於親民黨、台聯,因為上次大選得到2%以上政黨選票,跨過必須提名十席區域立委的門檻,就略過不提了,其他......就當成遺珠之憾,寫出來不好看。(附註:由於不希望大家知道我挺泛綠,因此以筆畫順序做排序基準)

這些登記不分區選舉的新興政黨,必須提名超過十席以上區域立委候選人,登記費依照一席20萬,十席區域加上二席不分區基本上需要240萬元,所以才會有財力不足理念相近的社會民主黨與綠黨合組政黨聯盟,以及其他政黨因為提名數不足,提名「任務型區域立委候選人」這種文創產品。

在這裡必須先說清楚個人對於社群網路選舉的基本概念,很多單位分析社群選舉能力都是以百分比做比較,但是選舉一票是一票,影響一個人就是影響一個人,所以我習慣分析採用實數,而不是百分比,另外要看的就是操作方式及成長趨勢。

簡單舉例,之前有篇分析說蔡英文的女性粉絲約佔38%,朱立倫女性粉絲約佔48%,猛一聽覺得朱立倫在女性選票上有絕對優勢,但是在乘上兩人各自的粉絲數後,蔡英文的女性粉絲為160X0.38=60.8萬,朱立倫則為71X0.48=34.8萬,這樣看起來,到底誰有優勢?我們不知道,畢竟這不是所謂大數據,也不是民調抽樣,只能說是女性選民對兩位候選人的積極表態程度而已。

扯遠了。

拉回來談這四個政黨,時代力量在年初打響新興政黨第一砲,在眾多白色力量期待中迅速竄升,幾位「主要區域候選人」也都是網路明星,最後連人稱大神的黃國昌都加入區域選戰,政黨粉絲人數也是幾個新興政黨中最多的,理論上政黨社群應該最強而有力,但是在社群參與度及平均每週粉絲成長比例,卻出人意料敬陪末座!

這點也許跟時代力量的特質與策略有關,時代力量擁有其他新興政黨所沒有的明星區域候選人,加上政黨合作關係,區域候選人都尚且有1~3席的當選實力,以明星強化不分區選票應該是其所用主要策略,因此資源及輔選重兵都放在區域候選人辦公室,相對黨部粉絲團雖然擁有11萬6千粉絲,目前為止尚未妥善運用。

最努力運用社群網站的該屬綠黨,粉絲數以近九萬名排名第二,但是最近一個月的按讚、留言加上分享總數卻在幾個新興政黨中以12萬6千次位居第一,尤其最近看到的網路影片廣告雖然簡短,但是以鏡頭切換及地景、手舉牌的結合,便充分讓人明瞭這個政黨所訴求的價值與理念,讓文青看了不感動都不行,可惜,大叔已經半百,不是文青了。

理論上在新興勢力中應該最具優勢的民國黨,畢竟黨主席還位副總統候選人,又有妙天法力加持,連病痛都可以靠坐禪修好,不過自創立至今,雖有妙法及眾多臉書廣告加上黨歌加持,粉絲人數仍僅有6萬6千人,我不懂啊,這麼好的黨歌以後聽不到怎麼辦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ablxy7Rus
黨歌影片

而信心希望聯盟是最讓人驚訝的政黨,這個以「防堵多元成家」為主要宗旨的政黨,甫成立便推動「守護家庭公投連署」並累積近9萬連署書,雖然在九月才成立粉絲專頁,短短三個月內變已經擁有近3萬6千名粉絲,其社群參與指數更遙遙領先第二名的綠黨一倍以上,除了充分資源外,應該是有社群操作好手加入,爆發力驚人,而且還在持續爆發中。

信心希望聯盟在最近眾多人發聲支持的台東布農族人王光祿(Talum)狩獵遭判刑事件中,搶下非常上訴的功勞,只能說除了宗教外,有些事情還是要喬王加持才行的通啊~

最後列出的新興政黨是社會民主黨,與綠黨結盟成立「綠社盟」之後,將自己堅壁清野不接受綠黨以外的支持,說起來也是很有骨氣,不過,選舉這檔事畢竟也不是靠人家稱讚有骨氣就可以當選,不然海賊王裡的布魯克早就當船長了。社民黨雖然粉絲人數位居第五名,但也擁有2萬7千位,在按讚、留言及分享數上,也是五個政黨中吊車尾,整體來說,只能說可惜了。

所有數據都是依據 http://www.fanpagekarma.com/ ,如果大家有其他政黨或是候選人想自行評估也可以,甚至付費後還可以得到比大叔更精確的數據,絕對比最近媒體發佈的「粉絲團大數據」好看喔~






Categories: ,

Copyright © 我是大叔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Anders Noren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 BTheme.net      Up ↑